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承担采矿工程、安全工程、消防工程及工业工程本科生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工作,包括的课程主要有:煤矿开采学、矿山压力及其控制、地下工程、露天与金属矿床开采、能源开发与利用、矿井通风与安全、采矿CAD、矿业工程、采矿新技术、特殊开采、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、人因工程学、系统工程、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、能源开发及利用、安全人机工程、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评价、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、流体力学及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、气体分析、安全监测监控、燃烧学、安全心理学、地质基础与采矿工程、工业卫生、急救技术、电气安全、矿山安全工程、化工安全、建筑施工与安全、空气调节、通风工程学、消防工程学等。中心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对培养具备能力强、素质高、基础厚、专业宽等特点的高级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实验教学中心通过近年来的实验教学改革,不仅在单门课程中增加了综合性、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,还将多门课程综合,增加了课程间的综合设计性实验。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上,采用电子设计竞赛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方式,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和训练,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,能从事某一较宽领域内的设计、制造、运行、科技开发、应用研究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。实验教学中心除承担采矿工程、安全工程、工业工程、消防工程等专业课的实验、实践、创新教学外;还承担学校其他本科专业实验、实践教学任务,平均每年1500名本科生参加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内容。
部分课程实验课学时数与理论课学时数如表1所示。
表1 实验学时与理论课学时数
|
课程名称
| 学 分 数
| 学 时 数
| 理 论 教 学
| 实验教学
|
矿山压力及其控制
| 3
| 48
| 40
| 8
|
煤矿开采学
| 4
| 64
| 56
| 8
|
地下工程
| 2.5
| 40
| 36
| 4
|
工程CAD
| 2
| 32
| 22
| 8
|
采矿概论
| 2
| 32
| 28
| 4
|
系统工程
| 2
| 32
| 28
| 4
|
地质基础与采矿工程
| 3
| 48
| 40
| 8
|
工业工程原理
| 3
| 48
| 40
| 8
|
工业企业财务管理
| 3
| 48
| 40
| 8
|
工程测量学
| 2
| 32
| 28
| 4
|
矿山地质学
| 4
| 64
| 48
| 16
|
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
| 2
| 32
| 28
| 4
|
生产计划与控制
| 2
| 32
| 28
| 4
|
露天与金属矿山开采
| 2.5
| 40
| 36
| 4
|
安全人机工程
| 2.5
| 40
| 36
| 4
|
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评价
| 2
| 32
| 28
| 4
|
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
| 3
| 48
| 44
| 4
|
流体力学及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
| 3
| 48
| 42
| 6
|
安全监测监控
| 2.5
| 40
| 36
| 4
|
燃烧学
| 3
| 48
| 44
| 4
|
安全心理学
| 2
| 32
| 28
| 4
|
地质基础与采矿工程
| 2.5
| 40
| 34
| 6
|
职业卫生
| 2
| 32
| 28
| 4
|
急救技术
| 1
| 16
| 12
| 4
|
电气安全
| 2
| 32
| 28
| 4
|
矿山安全工程
| 3
| 48
| 42
| 6
|
建筑施工与安全
| 2.5
| 40
| 38
| 2
|
空气调节
| 2.5
| 40
| 36
| 4
|
通风工程学
| 2.5
| 40
| 36
| 4
|
消防工程学
| 2
| 32
| 28
| 4
|
除上述实践课程以外,中心每年还承担采矿工程、工业工程、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专业科研训练(1周)、综合设计(2周)、认识实习(3周)、生产实习(5周)、本科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(论文)(17周)的教学工作。部分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如表2.2所列实验项目分为基本实验、综合性实验、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。实验项目共114项,其中综合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42项,占36.8%.



